下午拍完片和威宇閒聊了頗久
我們討論 Fed 的貨幣政策、總經到底有沒有用、變與不變、七宗罪...等等
其中一個議題跟基本收入這支影片最後的結語有點相關
威宇說財報狗的使命是平等資訊的落差,協助每個人做更好的投資決策,讓每個人有過自己生活的選擇權
而我想做的事或使命呢?之前有寫文章介紹過,是試圖理解價值投資的最前沿思想,期望自己可以往前推一步。另一個是當知識傳輸商,把讀到國外有用的洞見透過文章 & 影片分享給台灣的朋友
而要這麼做,總得回到一個現實的考量,那就是投入成本與產出成果
用拍影片的方式去做我們想做的事,成本是比寫作還高很多的,最直接的成本是時間
花時間沒問題,畢竟我總是從準備材料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。另外現在我們也把剪接外包出去,花點錢省一些時間這也沒問題
問題是很多網友給出的建議:收音、場地、字幕的改善...是是是,這些我們都很清楚,但每一項要改善,都是很大的投入
而我們拍這個影片的目的一開始就不是為了營利,甚至為了觀看的流暢度,選擇把廣告功能關掉
這就延伸出一個有趣的問題,威宇說:如果很難衡量回報會是多少,一開始就很難決定要投入多少資金,只能投入時間
很多外國投資 Podcaster 是有自己的基金,所以更新 podcast 是一種行銷,費用就當成行銷成本即可
想想,我們兩個還真的蠻勇敢的,就這樣無腦往前衝了XD